close

 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

題:「鏡」然如此——配眼鏡的那些鬧苦衷兒

  新華社記者關桂峰

  6日是第24個全國「愛眼日」。有一雙通亮的眼睛是大家配合的欲望,但跟著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使用時候愈來愈長,我們身旁的「小眼鏡」「大眼鏡」愈來愈多。配眼鏡成為一種「剛需」。

  經歷過配眼鏡的人們往往都有如許的體會:眼鏡門道多,配眼鏡的鬧苦衷兒也很多。誰能借我一雙慧眼,將這配眼鏡的門道看得清清晰楚?

  在北京,一條幾百米的街道有3家範圍不一的眼鏡店。走進此中一家眼鏡連鎖店,中外品牌的鏡片、鏡架擺滿了櫃檯,讓人琳琅滿目。導購熱忱相迎,介紹這是抗疲勞的、那是防藍光的,還有防紫外線的,「鏡架照舊要選純鈦的,不但輕、且耐磨。」導購殷勤地說。

  各類名目標鏡片讓人目炫繚亂,消費者直呼「傻傻分不清」。一位前來購買眼鏡的顧客說,各式鏡片、鏡架,難以分辯到底哪一個好,只能對照價錢選擇一副本身可以承受的眼鏡。

  除名目多,價格也很「高冷」。記者查詢拜訪發現,在某大型眼鏡連鎖店,鏡架的起步價通常爲五六百元,配一副一般的眼鏡至少一兩千元。

  戴了20多年近視鏡的消費者李莉告知記者,眼鏡是易耗品,這些年本身買過純鈦鏡架、防藍光鏡片、變色鏡片……可是有的眼鏡只戴了幾個月,鏡架就壞了,只能重新配。「若是有一雙好眼睛,也免得花這麼多的冤枉錢。」

  動輒幾千元一副的眼鏡,值這個錢嗎?

  有業內人士坦言,眼鏡配得是不是物有所值和花若幹錢沒關係,不懂行的就等著被蒙。眼鏡市場就像是翡翠市場,有A貨、B貨,一些標價幾百的鏡片可能本錢就幾塊、幾十塊。

  北京消費者蘇先生曾在某大型眼鏡店看到一款日本鏡架,標價4800元,感覺太貴。後來就經由過程批發渠道購買,只花了2400元。由此可見,鏡架的多級代辦署理也導致終端市場價錢相對虛高。

xyzxyzxyzxyzxyzxyzxyzxyzxyz  據認識,衡量鏡片質量首要是看材質、透光率等指標。北京市消協相幹負責人說,由於鏡片手藝本身的門坎對照高,是以判別鏡片的好壞、真偽也比力難,這就導致市道市情上泛起良多魚龍混同、以次充好的現象。

  眼鏡是與消費者身體健康緊密相幹的消費品。配眼鏡時要確保驗光準確,同時,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傳播鼓吹的各類「噱頭」。而配眼鏡時,需要消費者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看得領略,更需要相幹部門的有用監管。如進一步規範驗光配鏡行業,增強眼視光產品監管和計量監管,杜毫不合格眼鏡產品流入市場,以避免對眼睛帶來二次危險。

  讓眼鏡接濟我們,把這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晰楚。

(本文來自於新華網)



文章出自: https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90607/31551792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ytopp8x6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